哈赤儿披头散发,他到现在也没有反应过来。
怎么怎么的,同样是游击战,赢虔把他十万义渠兵,打的落花流水。怎么自己施展起来,就跟扔到水里的一片树叶一样,连一点涟漪都没有泛起来,就被全军吞~没了呢?
老子可是仔细的研究中原兵书,深刻的总结了上一-次的游击战略的啊。
为什么?
为什么啊?
我的五千义渠勇士,竟然,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。同样是游击,他赢虔所向披靡,怎么到了俺哈赤儿这,就跟送到老虎咀里的兔子肉一样。老子,想不_通……
卫鞅拎着一个小马凳,坐在了跪在自己面前的哈赤儿面前:“咳咳,哈赤儿将军是嘛?上次义渠联合魏国灭秦之战,卫鞅有事在身,未曾一晤。甚是遗憾。
今日一见,将军果然人中龍凤,气度非凡。鞅神往将军久矣,今朝得见,一平心中之撼。来呀,给将军松绑,赐座。”
卫兵给哈赤儿拿了一个马凳,哈赤儿也不客气,一辟股坐了下来。梗着脖子看向远方:“卫鞅,你不要给我假惺惺的。成王败寇,要杀便杀。我义渠人要是皱一下眉头,都不叫汉子。”
卫鞅呵呵一笑:“将军这是所谓何来。鞅不过是想跟将军聊聊天而已。鞅其实还是很佩服将军的学习能力的。
之前灭秦之战,我大秦赢虔将军,用游击战略,将贵军打的落花流水,不想,哈将军转手,就拿这招对付我大秦勇士。今日,若不是鞅在军中,怕是你还真就得逞了。鞅对将军的学习能力,真的是很佩服啊。”
卫鞅的话,正中哈赤儿心中疑惑。
他转过头,看向卫鞅:“卫鞅,现在我的五千人被你吞了。能否告诉我,为什么?为什么我义渠骁勇善战的义渠人,本就适合打游击,为何到了你这,就被一口吞了呢?”
卫鞅闻言呵呵一笑:“将军啊,我料定你心中定然存有疑惑。我大秦勇士击你义渠,屡战屡胜。赢虔将军一招鲜,吃遍天,用五万人,生生啃掉你骁勇善战的义渠八万人马。何以,今天到了你这,就跟禸包子打狗一样,一去不回了呢。
哈哈哈,哈将军啊,游击战可不是乱打的。我也不怕你义渠学去我中原兵家战法,今天,我来告诉你吧。战场,是有生命的。讲究的是天时,地利,人和,三才一统。
三才时时变幻,战场时局,同样时时千变万幻。
世上,哪里会有永远一成不变的战术,会永远取得战争的胜利。完全要因时、因地、因人而异。
就说这游击战吧。它讲究的,是虚中带实,实中带虚。虚虚实实,完全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为。游击战,讲究的是避实就虚,以虚造势,以实击虚。攻守时时转换。
但是,如果你不问青红皂白,蒙着脑袋一顿猛冲猛打,那可不是游击战喽,那是蛮干。就如同将军这一次攻我大秦一样。说白了,你这不是游击,就是蛮干……”
就在卫鞅说这些的时候,旁边的车英等人,则是变戏法一样,拿出一卷竹简,还有一支笔,在竹简飞速的写画着,一脸的虔诚,一边重复着卫鞅的话,一边往竹简上面,一边写一边念:“避实就虚、以虚造势、以实击虚……诶,还什么来着?”
端着墨盘的小兵:“虚虚实实,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为,攻守时时转换。”
“对对对,好小子,回头赏你一金……”
卫鞅:“……”
而哈赤儿听了卫鞅这一通大论,则是皱起了眉头。
为啥?
因为他听不懂卫鞅说的这些,到底都是个啥……
他虽然读了一些中原的兵书,可是并不代表他了解中原的文化。顶多,算是把脑袋探进中华文明的大门里,看了几眼而已的人。
哈赤儿倔强的哼笑着:“卫鞅,你用四万多人,打败我哈赤儿五千人,没什么好娇傲的。你怎么说就怎么是了。这戎城,归你卫鞅了。但是,届时,我义渠左贤王,很快就要来到。我倒是要看看,你是怎么对付我左贤王的十万大军的。哼哼,还要,我义渠王早就得到消息,此时此刻,想必也已经发兵了。这河套之地,土地丰沃,正好给你卫鞅做葬骨之地。”
· ····求鲜花·· ······
卫鞅呵呵一笑:“哪里还有十万,倾尽其余20城之兵,八万人而已。”
卫鞅如此一说,哈赤儿顿时一惊。他万万没有想到,卫鞅居然对他们河套的兵力,如此清楚。
卫鞅继续呵呵的笑着:“哈赤儿,你久居河套,我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,也给你这八万义渠人一个活命的机会。让你河套地域的兵甲,卸甲归田,作我大秦子民,如何?”
哈赤儿脖子一扭:“哼,痴心妄想。”
卫鞅继续哈哈的笑着:“好了,我知道,你还对你的左贤王那八万人,心存幻想。也罢,卫鞅不在意多杀几万义渠人。来人呐,放了哈赤儿将军,让他去接应他的左贤王,来攻我大秦勇士。我卫鞅,坐在这等你的左贤王到来。”
哈赤儿一愣:“你,真的要放我走?”
卫鞅继续哈哈一笑:“当然,速速引你的左贤王八万人来到,告诉他,行军速度,太慢了。如此这样,怎么打仗?卫鞅的时间很紧张啊,等着他来。快去接应他吧。”
哈赤儿闻言,也不废话,起身就走。
卫鞅在后面大声吆喝着:“哈将军,为了义渠勇士的性命着想,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呦……”
哈赤儿骑着一匹快马走了。
卫鞅看了看头顶的太阳:“进城,吃饭,睡觉,休息。明日卯时,决战义渠左贤王。”
众人赶紧嘻嘻哈哈的进戎城。
卫鞅则是看着子岸和车英:“你们两嘛,今晚就不要睡了。去迎接义渠左贤王一百里。目标只有一个,无限搔扰我们的义渠左贤王大人八万兵马,一定要让他的人马,一夜不许合眼。”
子岸和车英闻言,先是一愣,随即哈哈大笑:“臣等领命。来呀,把我秦军的牛皮大鼓,全都带上……”
干这事儿,子岸和车英,好歹也算是惯犯了……。